9月9日在重慶全面推開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已經“滿月”。一個月以來,重慶各公立醫療機構秩序井然,通過取消藥品加成等舉措,患者有了實實在在的改革獲得感。
根據重慶市衛計委對237家公立醫院的監測數據顯示,改革實施以來,全市患者看病負擔有所減輕,其中門診次均費用降低了7.7%;公立醫院收入結構得到優化,醫院藥占比下降了7.8%。通過有序的分級診療,一級醫院門急診人次增長了2.5%。改革預期目標基本實現。
重慶市衛計委副主任方明金說,醫院藥品按進價銷售,不僅讓利于患者,也有利于切斷醫院與藥品之間的利益聯系,防止發生“多開藥、開貴藥”等不規范醫療行為。
在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的同時,重慶配套建立新的補償機制,調升了258項醫療服務價格,并增加政府投入,使醫院得到合理補償。
“此次調增的護理、手術等項目價格,漲幅控制在20%以內,其中醫保、財政補助承擔了大頭。各方綜合平衡,患者負擔總體不增加。”重慶市衛計委體改處處長李順平說。
“根據綜合測算,調整醫療服務價格,可對公立醫院補償22.7億元,占取消藥品加成減少收入的88.3%。”重慶市財政局社會保障處副處長冉向宇說,政府補助也同步跟進,1.5億元補助資金已撥付到位。通過多管齊下,讓醫院吃下了“定心丸”。